【广州日报】您有一份现场速递!第三届官洲国际生物论坛亮点都在这了
来源: 本网 作者: 本网 日期: 2019-06-10
全球生物医药业界的年度盛会登陆广州、闪耀官洲
6月10日下午,生物医药领域的“达沃斯论坛”、第三届官洲国际生物论坛于广州国际生物岛拉开序幕。来自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600多位顶尖专家学者、企业领袖,纷纷登上官洲论坛,纵论全球新趋势下的产业脉动,共谋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事不过三,过了‘三’之后要可持续发展”
▌官洲论剑,大咖聚焦生物产业前沿热点
自2017年举办首届以来,官洲国际生物论坛已经走到了第三届,近年来逐步成长为知名的生物医药产业国际论坛之一。
“中国有句老话,叫事不过三,过了‘三’之后更应该可持续发展,”在致辞环节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前校长裴钢,官洲论坛会随着广州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越办越好,为广州生物产业起到“推波助澜、鸣锣开道”的作用。他建议,广州要打造产业的人才政策高地,“政策做到位了,人才就来了”。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的致辞唤起了现场对广州开发区的情怀。今年是广州开发区成立35年,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开发区的广州开发区,开发区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大家想象一下为何会有广州开发区,开发区走过不寻常的路,因改革而生、伴开放而长、靠创新而强,”施一公表示,有开发区才有今天的生物岛,有今天的生物岛才有这样的论坛,希望生物医药产业秉持改革创新精神,闯出一条路。
在简短而隆重的开幕式后,“聚焦生物经济,共谋湾区创新”主题论坛重磅登场。主题论坛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国辉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涛,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一涛与龙沙生物制药副总裁Karen Fallen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前沿热点问题作精彩主旨演讲。
据了解,第三届官洲国际生物论坛由广州市政府主办、广州开发区管委会承办,论坛主题为“聚焦生物经济,共谋湾区创新”。本届论坛也是落实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深化粤港澳协同创新的重要举措。
湾区色彩 3个创新平台和项目集中揭牌并落户
本届论坛上,粤港澳大湾区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等3个创新平台和项目集中揭牌并落户在广州高新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值得注意的是,这批创新平台都是粤港澳科技协同创新项目,有着鲜明的“大湾区色彩”。
▌粤港澳大湾区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
设置离岸研发中心
10日下午揭牌成立的粤港澳大湾区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将在广州国际生物岛建设研发中心,并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产业创新中心。
该项目将着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整合粤港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资源,聚焦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打造涵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转化、注册报批及市场准入的一体化创新平台。
通过在港澳、北美、欧洲等设置离岸研发中心,集聚国际创新资源,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国际前沿的科技成果在广东迅速实现产业化,推动广东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的升级发展。
该中心将一手抓产业创新,建立基于高性能医疗企业产业化和应用的公共创新中心和专业价值创新园区,加快推动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一手抓产品进入医院的全流程绿色通道,在大湾区范围内医院自主采购创新中心内研发生产高性能医疗器械产品。未来,力争逐步将医院自主采购的范围扩大到整个大湾区研发生产的高性能医疗器械和创新型药物。
▌再生医学高等研究院:聚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
由香港中文大学和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举行签约仪式,双方将共建“再生医学高等研究院”。该研究院将聚焦于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的基础研究,吸收借鉴香港中文大学在生物医药科学方面的强大的科研基础和研究体系,促进重大科研成果产出,建设世界一流科研中心。据悉,香港中文大学和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将以此为平台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再生医学省实验室器械项目:计划5年投放超过15亿元
同期启动的再生医学省实验室器械项目,将立足于广州,依托中国科学院和粤港澳地区的相关优势科研力量,从基础研究与国际合作、临床研究与转化、产业发展与产业促进、生物医疗器械研发等4大板块布局建设全链条的创新协同机制和体系。省实验室计划用5年时间投放超过15亿元,资助一批市场前景好、能够解决我国“卡脖子”技术问题的生物医疗器械关键技术研发项目。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何瑞琪 通讯员 钟飞兴、曾妮、黄于穗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何瑞琪 王维宣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董业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