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生物岛实验室3名博士后荣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2批面上资助
来源: 本网 作者: 本网 日期: 2023-01-06
近日,生物岛实验室的徐晓鹏、孙骄杨和王康三名博士后研究人员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2批面上资助。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是专门用于资助在站博士后科学研究的基金,旨在促使具有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博士后进行创新研究,培养造就一支跨学科、具有复合型和战略性特点的博士后人才队伍。
获得本次资助的博士后人员简介:
徐晓鹏博士,2021年6月加入生物岛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是刘会生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人类颅颌面部遗传缺陷:以与胚胎期颅颌面发育紧密相关的神经嵴细胞为干细胞模型和构建的颅颌面缺陷小鼠为动物模型,结合表观组学以及单细胞组学进行机理阐释。
徐晓鹏博士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及华南农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于2018年获得博士学位,期间主要从事生物信息学相关研究。随后进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精准医疗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主要以基因组学以及表观组学为手段挖掘调控人类颅颌面罕见遗传病(如唇腭裂,半侧颜面短小,小耳畸形)的重要基因以及非编码调控元件,以期为后续产前咨询和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Bone Research, Human molecular genetics等杂志。
孙骄杨博士,2021年7月加入生物岛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是吴光明研究员,从事发育生物学中四倍体补偿技术的相关研究。
2021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捷凯研究员课题组。2020年初参与人源化hACE2小鼠模型构建的紧急抗疫攻关项目,成果发表于National Science Review。在2021年全国首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孙骄杨获“优秀博士后”称号,孙骄杨团队负责的“新一代动物模型快速制备技术获得全国总决赛创新赛组银奖。这项技术能满足动物模型的多样化及市场对动物模型快速迭代和定制的需求。同时具有响应紧急攻关任务的绝对优势。目前已成功构建出10多种基因编辑动物,成功助力药物、疫苗、基础科研等的研究;未来将作为基础支撑技术,促进生物医药大健康领域的产业升级。
王康博士,2021年6月加入生物岛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是李筝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探索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细胞的种类及作用机制。
202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主要研究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导致的血管疾病。阐述了PDCD10基因对维持内皮细胞及周细胞正常功能的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 Cell & Bioscience等杂志。
截至目前,生物岛实验室已累计培养74名博士后。其中,通过工作站招收培养40名、市基地招收培养23名、与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协议培养4名、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与健康研究院协议培养7名。他们中有6位来自境外大学,2位来自清华大学,3位来自北京大学,20位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其余均来自国内知名院校如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他们所学专业共涉及29个方向,有利于交叉学科的融合与创新。
博士后获得的资助和奖励主要有: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项;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项;广东省青年优秀科研人才国际培养计划1项;广东省海外青年博士后项目1项;黄埔区国际博士后特别资助3项;全国首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创新赛组银奖1项,揭榜领题赛优胜奖1项。